“无人机是天眼,单兵系统是地眼,天上、地上的执行现场画面实时传输到执行指挥中心,实现了远程指挥实时化、执行全程可视化。”6月9日,在三亚市城郊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院党组书记、院长潘文壮向记者介绍该院首创“互联网+执行指挥中心+无人机+单兵系统”执行新模式,以创新方法破难题,科技“神器”助执行。
自执行体制改革以来,三亚城郊法院以“两年内基本解决执行难”为目标,以深化改革试点为契机,向改革要动力,向科技要办法,向信息化要效率要管理,积极探索破解执行难的好办法、新路子,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打造智慧法院,大力提高执行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技术提高执行效率
6月9日上午,记者在三亚城郊法院执行指挥中心看到,该中心配备了一台面积为12.15㎡LED全彩显示屏幕,对执行现场的视频画面一目了然。配套42台单兵设备及4套高清车载动态取证系统,4个派出法庭设立了分控端,为执行现场的取证和远程分组调度指挥提供了强力的支撑。
“去年,我们的执行法官年办案量均不少于500件,办理案件最多的达到774件。”潘文壮告诉记者,三亚城郊法院收结案数在全省法院位列第二。2015-2017年,收案数从14595件增长至18234件,执行案件从3262件增长至5796件。近三年,三亚城郊法院执行案件增长近八成,但在信息化的强力支撑下,结案率始终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潘文壮介绍,自三亚城郊法院新审判大楼启用以来,积极主动拥抱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打造全省一流的模块化机房、执行指挥中心,积极推行数字化审委会会议系统、“三卡合一”系统、人脸识别考勤系统。打造29间科技法庭,探索引入语音智能识别转化系统,量刑规范化系统和刑事远程提审系统、进一步打造互联网+司法服务体系,为审判执行提供科技支持。充分运用查控系统、代管款系统、执行流程节点系统等提高执行办案效率。
执行新模式显威力
“执行指挥中心就像是大脑中枢,无人机就像是天眼,单兵系统就像是地眼,执行新模式实现了远程指挥实时化、执行全程可视化。”潘文壮说。
潘文壮回忆,去年6月17日,三亚城郊法院在三亚大小洞天发展有限公司与三亚江南学校排除妨害纠纷一案执行清场活动过程中,在全省首创“互联网+执行指挥中心+无人机+单兵系统”的执行新模式,全程运用3台无人机的高空侦查、现场跟拍、航拍取证等技术特点和2台单兵执法终端设备现场录音录像功能,对执行现场的空中、地面进行立体式、全方位摄录取证。
“无人机、单兵系统传送的执行现场画面实时显示在执行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潘文壮告诉记者,无人机、单兵系统通过互联网将执行进程拍摄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实时传输到指挥中心,总指挥在指挥中心可实时监控,多角度多方位掌控各执行小组的执行情况,实时调度、指挥现场执行工作,准确做出指令。最大程度地保障执法行为的实时监控、统一指挥、迅速处置。
科技执行显成效
“无人机参与执行,单兵系统远程指挥,是城郊法院践行‘科技法院’理念的又一举措。”潘文壮告诉记者,近年来,三亚城郊法院以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从2017年11月三亚城郊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成至今年5月,共计进行大型执行活动7次,执行指挥中心已进入常态化实体运行。
潘文壮介绍,三亚城郊法院依托信息化重点打造新的审判执行模式,执行指挥中心集“实时指挥、实地取证、监督执行、过程公开”四大功能于一体,在全省首创“互联网+执行指挥中心+无人机+单兵系统”的执行新模式,以信息化执行手段充分调动了法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大大提高执行工作效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另外,该院依托最高人民法院的查控系统、执行指挥中心管理平台以及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代管款系统、执行流程节点系统等系统,有效提高了被执行人财产查控力度,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惩戒力度,大大提高了执行案件办案效率,推进执行工作规范化进程。
潘文壮表示,三亚城郊法院将在现有基础上,将执行指挥中心打造成集财产查控、信息共享、信息公开、突发事件处理、协调指挥及上级督办事项办理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执行平台,依托科技力量,全方位助力执行攻坚工作深入开展。
来源:法制时报